English

虎踞钟山留青史 大气磅礴铸军魂

1998-01-09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谌 强 我有话说

在中国话剧90年纪念活动中,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话剧团创作演出的话剧《虎踞钟山》,以其深邃的主题和磅礴的气势,感染了观众,唱响了京城。

曾以《霓虹灯下的哨兵》、《东进序曲》、《第二个春天》等数十部话剧佳作在军内外享有盛名的前线话剧团,数十年来始终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虎踞钟山》正是这一优良传统在新时期结出的硕果。江泽民总书记在观看《虎踞钟山》后接见演职人员时说,中国话剧到今天有了很大的发展,话剧是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它对观众具有相当的吸引力,许多优秀剧目的演出扣人心弦。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面临着新的情况,新的课题,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给人们以启示、教育和鼓舞。江总书记的话既是对中国话剧艺术的肯定,也是对孜孜以求、不断创新的艺术家们的鞭策和期望。

怎样面对新时期的特点和建军要求,创作一部具有时代精神和军旅特色的话剧精品,这是前线话剧团领导班子在确定《虎踞钟山》这一创作选题时不断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可以说,他们最终以《虎踞钟山》的成功艺术创造,作出了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虎踞钟山》以建国初期著名军事家刘伯承元帅在南京钟山脚下创办新中国第一所军事院校的史实为题材,艺术地再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军从战争风云走向和平年代,面临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新课题时所经历的伟大而艰难的转折,揭示了在今天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再次面临历史变革的深刻现实意义。

谈及当初选择这一创作视角时,前线话剧团团长、《虎踞钟山》编剧邵钧林对记者说,他和嵇道青根据南京军区老编剧江深的同名电视文学剧本改编这部话剧时,力图寻找一种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努力继承前线话剧团“战斗的抒情,革命的激情”这一现实主义风格的优良传统。前线话剧团当年创作演出的《霓虹灯下的哨兵》,因其深刻而准确地反映现实生活而成为中国话剧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虎踞钟山》在今天问世并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也正是几代艺术家不断努力追求的结果,是前线话剧团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前线话剧团政委侯大康与记者谈起《虎踞钟山》的思想艺术追求时说,对于有着优良传统的前线话剧团来说,理应担负起为军队为国家出精品力作的责任,《虎踞钟山》正是带着这一使命感而创作的。虽然剧中写的只是一个军校的故事,但对于我们的军队和国家来说,意义是十分深刻的。当年,我们的军队刚刚从战争硝烟走进和平年代,刘伯承元帅创办军校,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深刻洞察到军队面临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而今天,我们军队又面临着掌握高科技、质量建军、造就精兵的重大历史课题。可以说,两次转折虽然时代不同,内容不同,但却有着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这正是《虎踞钟山》所期望揭示的主题。

《虎踞钟山》自去年夏天首次公演以来,已先后在南京、上海、广州、北京等地演出近50场,在观众中激起强烈共鸣。此次赴京参加中国话剧90年纪念活动,又把这一活动推向高潮。

记者在《虎踞钟山》的演出现场,采访了一些专家和观众。他们不约而同地表达了深受此剧感染、耳目为之一新的共同看法。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95级的周莉、冯哲、王琳娜、师春玲等几位同学结伴而来,离开演还有一个小时,她们就已坐在观众席的前排静静地等候了。冯哲对记者说,她已是第二次来看此剧了,以前总以为政治性强的戏不好看,这回是因为同学张莉推荐才来的,没想到看后感到很喜欢,因为戏的主题鲜明,有人物,有故事,有感情,艺术家们把离我们比较远的故事表现给观众,让观众坐得住,愿意接受,说明这个戏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是很成功的。周莉已是第四次走进《虎踞钟山》的演出剧场了,她对记者说,没想到这部戏是如此地打动人、感染人,看后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细想其中的原因,就是戏中的人物性格都十分鲜明地立起来了,导演把握节奏很准,剧情生动流畅,很容易让观众认可和接受。一位年轻战士看过《虎踞钟山》后,对军队和国家的历史有了更为生动的认识,他说,这出戏让我进一步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

记者在剧场大厅见到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老戏剧家胡可。他对记者说,《虎踞钟山》的思想主题深刻丰厚,容量大,既如实地再现了历史,又有鲜明的时代感,故事表现的不仅仅是军队,而且是我们国家各条战线所面临的课题,不仅仅是历史,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今天的现实。看过《虎踞钟山》,使我们进一步增强了把我军建设成现代化军队,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现代化强国的强烈使命感和紧迫感。应该说,《虎踞钟山》不仅是前线话剧团的一座新的里程碑,也是近年来军旅话剧的代表作,是当代中国话剧的一部精品,它将对我们的话剧事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左图:南京军事学院院长刘伯承(中,程建勋饰)与战功卓著的学员崔保山(左,陈国典饰)和教员吴觉非(右,韩为民饰)在一起。右图:戎马一生的刘伯承深情地亲吻八一军旗,告别了南京军事学院。本报记者 吴力田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